“三水共治”建设幸福河湖③丨沭阳:聚合力科学治水 河湖管护走深走实
- 发布日期:
2025-08-01 - 来源:
- 访问量:1
新沂河、淮沭新河纵贯其间,古沭水(沭河故道)承载千年记忆……作为“中国花木之乡”“虞姬故里”,地处江苏省北部、沂沭泗水系下游的沭阳县,近年来以河长制为笔,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绘就一幅“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生态新画卷。
今年以来,沭阳县深入贯彻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围绕建设“江苏生态大公园”目标定位,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全域清流、全域配套、全域修复、全域规划、全域设计“五全”工作理念为指引,层层压实责任,统筹谋划部署,以高起点擘画、高标准推进、高效率落实的劲头,推动河湖管护走深走实。
河长履职“沉下去” 问题整改“落下去”
河长制的生命力,在于责任落地。沭阳县河长办及时转发《宿迁市河长履职规范》等文件,要求各级河长要以“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为目标,聚焦河湖管理中的难点堵点痛点,建立常态化抓生态、抓督察、抓整改的闭环机制,以“四不两直”方式深入一线,奔着问题去、奔着解决问题去、奔着达到目标和效果去,以问题整改倒逼责任落实,着力解决危害河湖健康、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改善全县河道生态环境和水域生态功能。
足迹见证担当:近年来,各级河长实现巡河上万次,推动拆除临时河道违建1000余处。从骨干河道到田间沟渠,河长的脚步踏遍每一条水系,让“问题在一线发现、在一线解决”成为常态。
靶向攻坚“动真格” 河湖焕颜“见实效”
瞄准河湖治理的“硬骨头”,沭阳各乡镇(街道)及有关单位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向“四乱”、碍洪等突出问题“亮剑”。
“清四乱”不松劲。沭阳相继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河道治理管护的通知》《关于开展河道违法违规问题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压实属地责任,推动“两违三乱”“四乱”问题自查自纠,坚决遏增量、清存量,范围由骨干河道向农村河道延伸,实现河道整治全覆盖,确保“清四乱”问题整治常态化。
碍洪整治加速度。为及时、高效完成省、市交办的碍洪任务,县河长办将任务细化到项、时间排到周、责任定到人,通过不定时现场督导、每日上报进度等方式推动工作快速落实。截至目前,完成图斑复核3200个,其中127个需要整改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清理围网养殖20多处、片林650余亩,为河道“减负”,让行洪更畅。
幸福河湖建设高效推进。沭阳县河长办创新升级工作机制,构建起“党政领导、政府主导、河长负责、部门联动、属地落实”工作格局。县河长办深入落实县、乡、村三级河道管理保护责任体系,实现河道管理全覆盖、无盲区;以系统性思维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一体化综合治理。截至目前,共成功创建了22条省市级幸福河湖示范段。
机制创新“添动能” 利用效率“再升级”
河长治水,既要实干,更要巧干。沭阳在“河长+专技”河道管护模式基础上,探索出“网格+流域”治水新机制。以新沂河为试点,构建起近200人组成的“巡河员+保洁员+监督管理员”网格化体系,让问题隐患“在网格中发现、在网格中解决”,实现从“被动处置”到“主动防控”的转变。
水资源管理同样“精打细算”。围绕8.29亿立方米用水总量控制目标,沭阳强化刚性约束,以县域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完成全省首单农业水权交易与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构建起用水统计直报、取用水在线监测、计量档案管理的全流程监管体系,推动2023年、2024年连续斩获全市高质量考核第一等次,水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攀升。
监管从严“强根基” 督导聚力“提效能”
随着河长制走深走实,水环境治理凝聚合力。沭阳县河长办优化“清四乱”及碍洪整治、国省考断面及水功能区达标、重点项目落实等关键领域权重设置,打出问题曝光、书面提醒等“组合拳”,倒逼各级河长强化履职,确保监管压力层层传导、工作责任层层压实。
建设人民满意幸福河湖,唯有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以久久为功的韧劲推进治水管水,才能持续守护河流健康生命,让“河湖安澜、生态优美”的沭阳风光历久弥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