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公开﹞
签发人:叶兴成
曹建南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水网先导区建设 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和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接到该提案后,我局高度重视,局主要负责同志专题部署、亲自推进,分管负责同志多次组织专题会商研讨,针对建议具体内容,积极推动做好落实。主动对接市发改委、财政局、资规局、生态环境局等会办部门,充分吸收采纳相关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方向。
针对其中的建议,我们采纳了3条、落实了3条,具体情况如下:
一、全面系统强化现代水网建设。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县水网规划全覆盖,统筹推动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等并联式发展。一是以项目推进为抓手,强化衔接争取。发挥市县“1+5”规划引领作用,推动“政策进盘子、项目快落地、资金多争取”取得较好成效,2024年争取省以上资金18.93亿元,增幅达38%;新增批复4条中小河流、6个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项目等。加快推动洪泽湖周边滞洪区近期建设、沭阳岔流新开河治理等工程建设,全面提高流域防洪、区域排涝标准,提升市域水网安全韧性。实施宿豫来龙等灌区现代化改造、宿城骆马湖取水口延伸等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 持续增强联网增效,提升水资源供给能力。实施洪泽湖退圩还湖、农村生态河道治理等生态修复项目,全面改善水生态环境,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截至2025年5月底,先导区实施期内累计开工(含完工)43项水网工程、完成投资超125亿元。二是以要素保障为重点,加强部门协同。完善构建“水利主导、部门参与”的“1+10”水网工作机制,在要素保障层面凝聚部门合力。加强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推进《宿迁市水利基础设施空间布局规划(2021-2035 年)》《宿迁市城市防洪规划(2023-2035 年)》等获市政府批复,为市域水网工程立项推进提供有力保障。联合市发改委印发《宿迁市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高质量发展水利专项规划》,推进片区水资源统调、统配、统管,为片区产业建设、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水网支撑。加快推进以公共财政投入为基础,国债、专项债、社会资本等多渠道投入为辅的“1+N”水网工程融资模式,多元化落实17.76亿元水网工程资金。三是以水润宿迁为目标,注重融合发展。坚持“一网牵引、多网融合”原则,探索构建“水润宿迁”的能动发展模式。加快推动水网与洪泽湖“醉美湖湾”、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等核心结点建设,加强水源供给优化配置,服务支撑“中国酒都”“宿有千香”等产业经济。推进水网+航道网、农田网、文旅网等融合发展,加强宿连航道等与周边水系衔接,助力运河宿迁港等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推动水网“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米”协同;以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的供给,服务支撑朱海—牛角、成子湖度假区等文旅项目发展,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二、全面提升科学化精准化调度水平。将调度作为水网效益发挥的关键,以科学调度提升水网综合效益。一是完善健全调度体制机制。明确“市级统筹,县级负责”的工作原则,严格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抗旱工作责任制。注重摸清底数,全面梳理全市73条境内骨干河道、2个蓄滞洪区、41座小水库等水网工程基本信息;及时调整印发全市防汛抗旱工作责任制清单,明确市防指、市防指办、片区防汛工作组和各县区防汛抗旱工作职责,夯实全覆盖、全闭环、全链条的责任体系,巩固提升“气象吹哨、部门报到、应急前置、滚动治理”工作机制。二是深化开展调度专项研究。及时完成市县(区)级防汛抗旱、防御台风、特大暴雨城市防洪避险等39项防汛预案及其分预案、子预案等修编工作,推动决策科学化、系统化。主动开展沂沭泗水系雨洪资源利用、洪涝联调联动、黄河生态富民廊道水资源配置、中心城市河道调度模型、再生水利用配置等专项研究,在中心城区西南片区开展引调蓄排和水网工程联调试验,检验工程联动能力、完善水网调度模型,着力向科学调度、精准调度转变。三是强化数字孪生赋能增效。在全省率先编制完成了数字孪生水利“十四五”规划,进一步明确目标、厘清路径。顺利完成水利部下达的数字孪生新沂河、数字孪生六塘河等两项“先行先试”项目。积极推进全市防汛决策综合平台建设,推动开展河流数字孪生底板、水利专业模型平台、智能模型平台和知识平台等构建,加快实现物理流域与数字流域之间的动态、实时信息交互和深度融合。做好基础数据平台资料收集及整理,接入雨量站点104个、水位站点457个、视频站点355个等。
三、全面巩固拓展水网综合效益。围绕“淮沂安澜、生态画卷、全域幸福”愿景目标,积极探索形成“一个目标引领、两大关系统筹、三网协同筑基、四力融合驱动、五路并进突破”的市级水网建设模式。一是有力发挥示范片区带动性。围绕水网“投、建、运、管”全过程,推动市、县两级选取5个片区,按照“水脉相连、调控有序、精准调度”原则开展水网示范片建设。其中在中心城区运西、运东两大片区320平方公里内,率先实现“要素集聚、功能叠加、效益共享”的转型升级,集中实施水系连通、生态治理、数字孪生等工程,治理河道100余公里,打通断头河16处。践行“一水多用”理念,积极开展黄河生态富民廊道水资源配置专项研究等,探索空间统筹、系统集成、功能复合的水网调度模式。二是聚力推动水网系统性总结。围绕水网与文旅融合发展、水网支撑产业发展等8项特色主题,做好典型案例总结。先后两次在全国水网现场推进会做交流发言,多次在新华日报、中国水利部等推广宿迁水网建设经验,专题开展市县水网专题系列宣传,主动以视频、画册等形式展示水网综合成效等,认真书写全国市域水网建设的“宿迁答卷”。三是奋力推进水网可持续发展。在全面落实水网先导区建设任务的基础上,围绕发挥好现代水网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作用目标,统筹推动后续水网工程谋划。以《宿迁市现代水网建设规划(2023-2035年)》为指引,按照“实施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原则,在“十五五”水安全保障规划编制过程中,注重防洪、供水、生态、经济等功能效益多元化融合,强化流域、区域、城市等治理工程系统性协同,加强规划、前期、施工、运行等全周期精准化把控,全面提升水网综合保障能力,持续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亚洲博彩平台排名
2025年6月25日
联系人:李磊
联系电话:84399023
抄 送:市政府办公室 市政协提案法制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