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区)水利局,各功能区水利部门:
为贯彻落实博彩平台网址大全《深化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苏水农〔2021〕12号)和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关于贯彻落实〈关于深化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的意见》(宿发改农经发〔2021〕102号)工作部署,现制定《宿迁市深化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组织实施。请将具体工作联系人名单报送亚洲博彩平台排名农水处,每月20日报送工作进展情况。联系电话:84399029。
亚洲博彩平台排名
2021年8月1日
(此件公开发布)
宿迁市深化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根据中央和省、市关于深化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改革的部署要求,为加快推进全市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改革工作,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以城乡融合发展为目标,改革创新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管护机制。到2025年,基本建立适应水利现代化和宿迁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机制。做到管护主体与责任明晰,管护标准与规范健全,管护经费与监督考核有效落实,信息化与精细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到2035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城乡一体化长效管护体制,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管护基本到位。
二、主要任务
(一)摸排工程管护情况。要按照省、市有关农村水利调研和排查整改工作要求,对农村河道工程、农村供水工程以及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管护情况进行深入排查和跟踪管理,全面摸清家底,掌握动态情况,制定工程名录清单和管护责任清单,完善各年度组织机制、政策措施、责任落实、资金拨付、监督检查、问题整改、工作成效等有关台账资料。
(二)明确管护责任和范围。县级政府要落实管护主体责任,乡镇政府要履行属地管理职责,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全面贯彻落实《江苏省农村水利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会同相关部门切实履行好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监督管理责任,充分发挥村集体组织管护作用。强化对承担管护责任的各类市场主体、特许经营企业、承包大户的监督指导并提供必要的政策扶持措施,以规范其管护行为,提高管护能力水平。严格落实农村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划界成果,按照有关规范和技术标准的要求采取管理措施。
(三)落实管护配套制度。建立工程建设与管护机制同步落实制度,将管护机制落实情况作为项目审批和验收的重要内容。健全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产权管理制度,巩固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成果,继续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建立农村水利规划约束机制,做好各部门、各专业间规划衔接。强化农村水系和水利工程保护,建立完善占补机制,严格审批手续。
(四)改革工程管护模式。逐步实行工程管理和维修养护分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将工程运行管护交给专业化管理单位负责,提高工程管护效能。推动乡、村级河道和农田水利工程全面纳入农村公共设施一体化综合管护。建立完善区域供水企业专业化运行维护与属地政府投入衔接保障机制。试点地区和具备条件的地区可通过统一管护机构、统一经费保障、统一标准制定等方式,推进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管护。
(五)提升行业监管能力。推进基层管理单位整合升级,加快农村水利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合理调度、精细管理和科学决策。优化人才队伍,持续加强对乡镇水利站、灌区管理单位、农民用水合作社、用水户协会等基层水利服务机构的指导和扶持。建立健全农村水利工程安全管理和应急响应机制,提升安全运行监管效能。
三、实施计划
(一)组织全面排查整改。2021年8月10日前,对农村河道、农村水利工程和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管理现状进行全面梳理排查,形成农村水利工程名录及管护责任清单和农村水利问题清单,结合当前农业生产灌排需求和农村供水安全保障形势,分区分类制定整改措施并落实到位。
(二)制定实施方案。2021年8月底前,各县区对照省委农办《2021年度全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实施方案》(苏委农发〔2021〕8号)、省《2021年度乡村振兴实绩考核计分细则》相关考核要求,建立完善组织领导体系,明确责任分工。制定县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管护实施方案和年度措施推进计划,开展推进部署和督促检查。沭阳县作为全市城乡一体化管护体制改革试点县,要制定完善试点方案,启动试点工作。
(三)明确管理标准。2021年9月底前梳理整编现有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管护制度、标准和规范,明确管护目标、质量要求、管护方法、操作规程及应急保障机制,启动对基层单位的业务指导、培训和监督管理。
(四)强化机制创新。2021年底前,从政策保障、管理责任、运行维护、隐患治理、应急处置、监督考核等方面持续加强机制创新,强化工作效能,确保完成各项考核指标。
(五)全面深化改革。2022年起,围绕配套制度、管理模式、能力提升等重点任务,进一步系统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实。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主动争取地方党委政府支持,健全工作协调机制,以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改革为契机,全力推进农村水利补齐短板,提升管理能力水平。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负责、相关单位分工负责的工作组织协调机制。
(二)强化资金筹措。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主导作用,明确投入标准,协调推动将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管护经费足额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强化资金统筹措施,经费安排向基层管护一线倾斜,协调落实国家关于国有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管护等相关投入保障政策。拓宽集体经济管护经费来源渠道,推动盘活基层水利资产。
(三)严格监督考核。充分发挥部门监督作用,构建完善各级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管护考核评价体系,争取将相关指标纳入政府考核体系,强化结果运用,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把检查考核结果转化为规章制度和政策措施,促进农村水利持续健康发展。
(四)注重宣传引导。强化《江苏省农村水利条例》宣贯,加强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改革工作的宣传和政策解读,提升广大农村群众的认识和接受程度。积极引导社会各类主体积极参与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管护,切实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